當前位置: 資訊> 趙剡水代表:農業工程僅有兩個國家**流學科 亟需增加!
趙剡水代表:農業工程僅有兩個國家**流學科 亟需增加!
農業的根本出路在于機械化。近年來,隨著經濟發展轉型和城鎮化進程的快速推進,我國農業生產正面臨著日益加劇的資源環境約束以及勞動力流失、人員結構老化等多方面的挑戰。尤其是今年初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,國際糧食市場波動頻繁,使農業生產和糧食安全再次成為擺在全球各國面前的重大戰略問題。
全國人大代表趙剡水認為,應對挑戰、化解危機,迫切需要推進農業機械化和智能化。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升級,關鍵靠人才、靠科技,急需在世界**流大學和**流學科建設總體規劃中統籌考慮安排。當前,我國農業裝備基礎研究薄弱、原始創新能力不足、關鍵核心技術匱乏、農業裝備人才短缺等問題,已經成為制約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的瓶頸問題。由于高校合并調整、學科專業調整等原因,專注農業裝備領域研究的高校和學科愈來愈少,農業裝備領域的專業人才奇缺,不足以支撐我國農業裝備制造產業的升級。擴大農業工程**流學科高校數量,加快推進農業裝備**流學科建設,加快農業裝備領域高水平創新人才培養,亟需引起高度重視并切實加以解決。
“目前,農業機械所在的農業工程學科僅有兩個學科入選國家**流學科,占國家所有**流學科的0.43%,且這兩個學科主要特色和優勢研究領域覆蓋面較小,不足以支撐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全國涉農高校回信中關于‘以立德樹人為根本,以強農興農為己任,拿出更多科技成果,培養更多知農、愛農新型人才’的培養要求。”趙剡水對此憂心忡忡。
為此,趙剡水代表建議:
第一,在“雙**流”建設工程的基礎上,再增加以農業裝備為主要特色的相關高校農業工程學科列入國家**流學科建設序列,為實現農業裝備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。
第二,校企聯合,提升高端農業裝備創新人才培養的數量與質量。通過“雙**流”建設和農業裝備博士、碩士專項招生指標支持,擴大我國農業裝備高端人才培養體量;通過實施農業裝備產業龍頭企業高層次人才定向培養計劃,破解農業裝備企業引人難、留人難等難題,為其轉型升級、趕超世界先進水平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撐。
- 暫無評論